Banner

新闻详情

首页 > 新闻 > 内容

自动化搓牙机如何通过设备优化降低螺丝表面瑕疵率?

自动化搓牙机如何通过设备优化降低螺丝表面瑕疵率?

在螺丝生产领域,表面瑕疵是影响产品合格率的关键问题 —— 划痕、压伤、毛刺等缺陷不仅会降低螺丝的装配精度,还可能导致防锈性能下降,最终影响终端产品的使用寿命。传统生产模式中,螺丝的冲压成型与搓牙加工往往依赖人工操作或半自动化设备,因人工进给力度不均、模具对位偏差、加工节奏不稳定等问题,表面瑕疵率常维持在 3%-5%,成为生产企业的 “质量痛点”。而自动化搓牙机的出现,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。

自动化搓牙机对表面瑕疵的改善,核心在于 “流程标准化” 与 “参数精准控制”。在冲压环节,设备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送料机构,确保坯料每次进入模具的位置误差不超过 0.02 毫米,避免了人工送料时因定位偏差导致的 “边部压伤”;搓牙工序中,自动化设备搭载的压力传感器能实时监测搓牙轮与螺丝的接触力度,当力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自动减速调整,从根源上减少 “螺纹表面划痕”。更重要的是,设备内置的视觉检测模块可在加工完成后立即对螺丝表面进行扫描,发现瑕疵时自动触发分选机制,将不合格品即时剔除,避免流入下一道工序。

引入全自动化冲压搓牙机后,其螺丝表面瑕疵率从 4.2% 降至 0.8%。除了设备本身的精度优势,自动化生产带来的 “稳定加工环境” 同样关键 —— 设备的封闭性加工舱减少了外界粉尘附着,恒温控制系统避免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的材料延展性差异,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 “低瑕疵率” 的保障。此外,设备的模具自动润滑系统可按加工频次精准喷射润滑油,既避免了人工润滑不均导致的 “油污残留瑕疵”,又减少了润滑油浪费,实现了质量与成本的双重优化。

对于生产企业而言,降低表面瑕疵率的价值远不止提升合格率。在新能源汽车、精密仪器等对螺丝质量要求极高的领域,瑕疵率每降低 0.1%,意味着下游客户的退货风险降低约 8%。自动化搓牙机通过设备优化形成的 “质量稳定性”,正成为企业获取高端订单的核心竞争力。